圣安德魯斯大學 | 圣安德魯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物理現(xiàn)象
指南者留學
2023-01-14 00:24:55
閱讀量:1198
<p>由圣安德魯斯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在室溫下制造出了一種“量子諧振子”——一種可以控制量子粒子的位置和能量的結構,未來可以用于開發(fā)包括oled和微型激光器在內(nèi)的新技術。</p>
<p> </p>
<p>這項研究是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合作進行的,最近發(fā)表在《自然通訊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上。該研究使用有機半導體產(chǎn)生極化激元,即使在室溫下也能顯示量子態(tài)。</p>
<p> </p>
<p>極化激元是光和物質的量子混合物,由半導體材料中的激發(fā)與光子結合而成,光子是形成光的基本粒子。為了制造極化激元,研究人員將光困在一層薄薄的有機半導體(一種用于OLED智能手機顯示屏的發(fā)光材料)中,夾在兩塊高反射鏡之間,比一根頭發(fā)絲還要薄100倍。</p>
<p> </p>
<p>極化激元,就像空氣中的水分一樣,可以凝結并形成一種液體。研究人員將這種量子液體聚集在激光束的模式中,以控制其性質。這使得流體以一系列諧波頻率振蕩,類似于小提琴弦的振動。這些量子振動態(tài)的形狀與“量子諧振子”的形狀相匹配。</p>
<p> </p>
<p>圣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哈米德·奧哈迪博士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,他說:“這是教科書上的一個問題,我們和學生在量子物理課程中看到的是量子諧振子。我們過去認為需要復雜的冷卻方法才能看到這些振子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基本的物理現(xiàn)象在室溫下也可以看到。”</p>
<p> </p>
<p>他的同事格雷厄姆·特恩布爾教授補充說:“通過研究這個量子振蕩器,我們正在學習如何控制極化激元的位置和運動。在未來,我們希望利用這些知識來開發(fā)用于環(huán)境傳感的新型量子技術,或者新型oled和微型激光器。”</p>
<p> </p>
<p>Ifor Samuel教授也是圣安德魯斯大學項目團隊的成員,他說:“這項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面之一是,我們在一個地方激發(fā)了樣本,但在另一個地方看到了(極化子)激光,這表明量子混合物或光和物質可以傳播宏觀距離。這不僅對激光有用,對太陽能電池也有用。”</p>
<p> </p>
<p>該研究由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(EPSRC)和蘇格蘭資助委員會(SFC)資助。</p>
<p> </p>
<p>論文“有機半導體中光捕獲室溫極化子凝聚物”發(fā)表在《自然通訊》雜志上。</p>
<p> </p>
<p>請確保在所有在線報道和社交媒體帖子中包含該報紙的DOI [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2-34440-0]。</p>
<p> </p>
<p>由圣安德魯斯大學通訊辦公室發(fā)布。</p>
<p> </p>
<blockquote>
<p>注: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,僅供參考,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(tài)度觀點。</p>
</blockquote>